第40章 经济手腕(1 / 2)
('解决了朝堂上的权臣问题后,李瑶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胜利,她深知,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经济的发展才是根基。于是,她将目光投向了大唐的经济领域,决心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大唐的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
李瑶回想起林悦曾经给她讲述过现代世界的经济模式和商业理念,那些新奇的概念和创新的思维,如同点点星火,在她心中燃起了改革的热情。她深知,要想让大唐的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束缚,借鉴现代的经验,结合大唐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李瑶首先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商业贸易上。她深入民间,走访了众多的商户和集市,亲身体验到了大唐商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关卡林立,每个关卡都要收取高额的税费,商人们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层层盘剥,成本大幅增加。而且,商业手续繁琐复杂,从货物的登记、检验到通关,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极大地打击了商人们的积极性,导致商业活动日渐萧条。
李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回到宫中后,她日夜思索,与自己的心腹谋士们反复商讨,最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她向太子李逸郑重地提出,要大幅减税降费,减轻商人们的负担。同时,简化商业手续,设立专门的商业管理机构,统一负责货物的登记、检验和通关等事宜,提高办事效率。她还建议,在边境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吸引周边国家的商人前来贸易,促进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太子李逸认真听取了李瑶的建议,他对女儿的智慧和远见深感钦佩。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采纳李瑶的建议,并让她负责具体的改革实施工作。李瑶深知责任重大,但她毫不退缩,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
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李瑶的改革措施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一些保守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些改革措施违背了祖宗之法,会破坏大唐的传统经济秩序。一位年迈的大臣,胡须颤抖,满脸怒容地说道:“公主,祖宗之法不可改,这是我大唐传承多年的规矩。如今你要减税降费,简化商业手续,这不是乱了章法吗?长此以往,大唐的经济必将陷入混乱!”
李瑶并没有被这些反对声吓倒,她耐心地向大臣们解释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她说道:“各位大人,时代在变迁,我们不能一味地拘泥于祖宗之法。如今的大唐,要想繁荣昌盛,就必须与时俱进。减税降费可以减轻商人们的负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商业的繁荣。简化商业手续,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贸易。边境设立自由贸易区,更可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互通有无,这对大唐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啊!”
李瑶的言辞恳切,逻辑清晰,但一些保守大臣仍然固执己见,不为所动。为了说服他们,李瑶决定用实际数据和成果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她组织了一支调查队伍,深入各地,收集商业发展的数据和案例。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清晰地显示出,在一些已经试行减税降费和简化商业手续的地区,商业活动明显活跃起来,税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