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悲哉壮哉二(2 / 2)
这支曾有辉煌战功的部队将要发起次反击。战斗之后,这些最小年龄不满17岁、最大年龄24岁的战士肯定会有牺牲和伤残。李玉谦住进战士的帐篷,常找战士挤个被窝。
镜头细细扫过,李玉谦想,我要拍下每个战士。每个。
*战争
李玉谦到来时,18岁的马军正好参军年。来前线8个月。
从小跟爷爷练茶拳的马军报名参军时没想过会打仗。他想象中的当兵,只是背着枪执勤,神秘又神气。
本来应该3个月的新兵训练个月就结束了。轮战的命令下来,新兵被提前分到连队。马军没觉得害怕,甚至有点高兴,“要打仗了,就不必每天这样训练受罪。”可实际上,接到轮战命令后,训练强度大了。
和所有男孩样,马军从小喜欢看打仗的电影。在银幕上,打仗很荣耀,点也不恐怖,现实中看起来也是。去前线的火车台上,常着欢送的人群,唱着雄壮的战歌,还有女中学生送水慰问,甚至请战士签名。那感觉神圣而荣耀。
作为唯的儿子,马军没敢和家里说去打仗。到了云南,部队给每个战士家发封信。马军的妈妈开始成夜失眠,个星期睡不了个整夜,白天困了眯十分钟。
几千里外的马军也睡不着,刚上阵地的人都这样。第个星期最难熬,有人抱着枪,用嘴巴抵着枪口睡着了,下面不小心碰,子弹穿了头。大家渐渐摸着了规律怕静不怕动。炮火最激烈的时候,是睡得最香的时候。“要是静悄悄的,就不敢睡,怕人猫上来,怕当俘虏。”
哪里都是地雷,每条路都要踩着前个人的脚印子,偏离“个火柴盒的距离”,都有腿被炸飞。
其实这儿很美,猴子荡在树间,鸟儿叽喳唱歌,有时云雾环绕着山峰,仅露出山顶,“像人间仙境样。”坐在晚霞下看着对面的村庄,是那样的安静。有人坐在阵地上想:如果不打仗,该有好。
云南边陲不分春夏秋冬,只分雨季和旱季。雨季时穿不住衣服,只能赤条条,被称作*战争,因湿度大,皮肤极易溃烂,穿衣服揭,肉都会带起来。雨季泥水漫到腰,泥里还混着旱季时埋得深没踩响的地雷。交通困难,食物很难运上阵地。
旱季,两军互相封锁水源。战斗激烈时,只能把布隔在泥浆水上,用消毒管吸些,或用嘴唇沾草上露水解渴。大家想出个采水方法:挖个坑,放个钢盔,铺块塑料布,圈拿土埋上。晚上蒸出露水,滑到钢盔里,夜能滑口。
ps:
今天周末,难得休息,写了天,四。继续写,晚些争取还传上章。
第二百零四章悲哉壮哉二
欲望文
\t\t', '\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