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群雄逐鹿,杨广崩(求月票)(1 / 2)
第130章 群雄逐鹿,杨广崩(求月票)
大乱彻底掀起!
其实杨广这一次选择逃亡江都从某些意义上还算是一手妙棋。
虽然他自己或许从未想过这些。
但随着他逃亡江都,还是间接将整个天下的乱世掀到了最高潮。
——又有谁不想要那个位置呢?
朝廷已经彻底完了!
如今那个能够统御天下的位置已经空悬,杨广已经成为了有名无实的皇帝,他们又为何不能替代?
杀进大兴,杀进洛阳,统御天下!
人的野心是会随着身份的不同而渐渐递增的。
这群反王或许一开始真的只是想活命。
但当真正走到这一步后,便已经彻底的不同了。
通往帝王的道路已经开启。
群雄自当奋起而追。
不得不说,杨广的这种种举措可谓是大大便宜了李渊。
作为关陇士族的核心存在。
当那些世族放弃了杨广之后,李渊便直接成为了既得利益者。
尤其是那个“天命在李”的谶纬迷信。
在经过杨广一系列的操作之后,这个谣言竟然成了最能煽动人的存在。
这对李渊的帮助可想而知,不过他前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突厥!
李渊必须要解决突厥。
不然的话只要他兵峰一动,后方便会面临到致命的威胁。
李渊原本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所以自起事要以来,他始终都未曾动兵。
但如今不同了。
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当前的局势对于他而言,就是挺进关中最佳的时机!
若是能够攻下长安,他便可依托关中为基地,逐步扫平周边割据势力,彻底奠定打天下的根基。
这是李渊不得不抓住的机会。
他不想成为第二个杨玄感,就是因为未能听从李密速攻关中的战略进而败亡。
对此,李世民提出了一个想法。
——与突厥结盟,解决后方隐患,然后速攻长安。
这个计策不可谓是不大胆。
李世民的果决在这种时候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他对于任何战机都有着精准的判断。
至于结盟突厥。
按照李世民的话而言,男子汉大丈夫当顺时局而变,昔日韩信可受胯下之辱,甚至就连顾琛都做出过退出洛阳的举动。
如今他们和突厥结盟换取后方安稳又能如何?
此举迅速便引起了所有人的支持。
杀向关中。
无论是对于李渊也好,亦或是对于他麾下的所有人也罢,都算是一件大事!
整个天下,风起云涌。
四方诸侯逐鹿。
染血的道路已经随着杨广的离去而正式开启。
这一战,注定惊天动地!
李渊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庸才,完全靠着儿子。
他对于天下局势同样也有着独到的判断。
他差的只是一些一往无前的勇气。
但当李渊真正做出了决定之后,他便不会再有任何的犹豫。
又有何可犹豫的?
当他选择踏上这条路后便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大业十二年;
随着刘文静说服突厥可汗与李渊结盟。
李渊正式挥军西进,以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为帅,确定“入据关中,号令天下”的整体方略,决议直取长安!
整个中原一片混战。
瓦岗军同样也不愿放弃这个机会,其首领李密意图攻取洛阳。
先后攻破洛阳粮仓。
最关键的是——
李密并未选择私吞这些粮草,想要急切站住脚跟的他更是选择打开粮仓听凭百姓拿走粮食。
消息传开,无数百姓蜂拥而至。
路上连绵不绝,多达数十万人。
这更是直接让李密的声望达到了巅峰,瓦岗军的实力同样也是迅速扩充。
接连有隋朝官员开城投降。
兵锋直指洛阳。
同时间,窦建德亦是相继攻下河北众地,联合一众反隋势力。
于乐寿城踏出了那一步。
自立称王,建夏政权。
威名传遍九州!
杨广逃离江都对于整个天下所造成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当这一条通往帝王道路的单行道开启之后。
天下各地反隋势力便会被真正的枭雄整合。
相比之下——
李渊的速度竟然是要慢上了许多,不过却也攻破了霍邑。
持续向前推进。
李世民与李建成两兄弟在这一仗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没错,就是他们两兄弟。
世人皆知“隐太子”最后不及天策上将,亡于玄武。
但李建成的本事也绝对不可以忽视。
在当前正值关中雨季之时,李建成与李世民一般让李渊坚定了继续征伐的决心。
顾易曾关注过此事。
或许也是因为受到了顾氏的影响。
李建成的本事其实也要超过原本的历史。
他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竭尽所能的整顿着军心,这才与李世民配合彻底打开了前往关中的通道。
薛三同样也在出行大军之中。
甚至还混了个官当。
毕竟他可是顾氏培养出来的精英,虽然未曾表露出武艺与见识,但相比于那些看上去就极为瘦弱的难民还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的。
这也让薛三迅速被提拔了上来。
虽然报仇的心思难以克制,但他却也谨记着顾煜交给他的任务,一直都在观察着李氏。
李建成此举。
虽然为他赢来了不少人的人心。
但相比之下,薛三则还是要更加喜欢李世民一些。
并不是因为顾煜的评价。
顾煜可未曾和他说过这些,薛三认可李世民完全是因为李世民的果敢。
且还有李世民那丝毫都不隐藏的志向。
他要成为第二个顾琛!
就是这种志向,自然而然便会吸引到以顾氏当做信仰的薛三。
而且最关键的李世民这一战的功劳同样也无法忽视。
无论是战场上的一往无前,亦或是设计引出宋老生,还是他冒雨哭求李渊不要退兵。
这一系列的举动,很难不让薛三更为在意李世民。
命运的齿轮早已在不觉间开始转动。
隋朝大势彻底落幕。
虽然杨广仍旧留着宗亲镇守着要地,但是在这滚滚大势之下,一切都再也难以逆转。
大业十三年,六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