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灾袭来,再次操控(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以诸葛亮的性格,就不可能拿民心来赌。

若是祭祀之后天灾仍旧不断,百姓们只会觉着大汉丧事了天命,这是大汉不可承受之重。

他绝不会轻易冒险。赈灾持续不断。

饶是大汉的底蕴再怎么深,但在持续入不敷出的情况之下,当今的局势也是愈发险峻。

诸葛亮只能更为细心的做出各种规划。

这才稳住了四方逐渐动荡的人心。

但饶是他再怎么努力也终是无法改变大汉当前严峻的局势。

但就在这种时候,邓艾再一次的站了出来。

他屯田的本事再次震惊到了所有人。

来自蜀地的反哺大大减少了大汉朝廷上的压力。

可天灾又怎会如此简单的结束?

饶是朝廷再怎么尽力,但这种天灾也免不了死人。

虽然如今的大汉对于瘟疫已经有了详细的策略,但生活在四方的百姓也终是有人不知此事。

瘟疫悄无声息的在大汉蔓延了起来。

也好在顾氏第七代子弟在外。

他们在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其中的危机,随后直接进行了大规模的隔离,这才阻止了瘟疫大规模的蔓延。

顾氏当前处理瘟疫的方式绝对可称之为天下之最。

无论是顾熙亦或是顾琛。

都给顾氏子弟留下了极多的可用手段。

可对于当前大汉而言,真正致命的难题是天灾会何时结束。

哪怕朝廷扔就在持续不断地赈灾。

但只要天灾不断,那么人心终有崩坏之时,而朝廷也终会有一天被完全拖垮。

延康元年;

灾害持续不断。

多年天灾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在这一年重现,蝗灾再次蔓延江东之地。

诸葛亮终是不得不用出所有手段。

先于六月亲自陪同刘禅,于洛水行祭,安稳人心。

同时间,他也是用出了顾熙昔年所用的手段。

——先是放出各种神迹的消息。

随后更是在各地建筑粮仓,向无数的难民表明朝廷仍有赈灾的能力。

诸葛亮的内政手段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完全彰显了出来。

他改良驿站制度。

减少运量期间所消耗的粮草。

铸造木牛流马,更为方便的从蜀地运量。

随后再根据各州受灾的轻重制定出更为细致的赈灾方略,竭力的控制好一切。

他所做的一切,丝毫都不弱于昔年的顾熙。

——不!

有着顾熙的经验在,诸葛亮现在甚至是已经都超越了顾熙。

在这种大规模的天灾之下。

他能稳住整体的局势,便足以说明他的不凡。

有着当初那种连续不断地天灾经历在,这一次的人心离散只会变得更加容易。

能够做成这一切,便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紧张之意也是愈发浓郁。

——果然!

事情的发展果然没有这么简单!

顾易也不能确定这会不会是历史修正再次出手,毕竟原本历史之中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天灾。

但他能够确定的是,这一次天灾所造成的影响定会极大。

他不得不出手了。

之前未曾选择出手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有着诸葛亮等一众名垂青史的人物在,赈灾之事并不需要顾琛。

要是连这种配置都不能解决天灾的话。

哪怕就算是他出手,除非是真的能嫌起一场工业革命,不然的话也定是枉然。

可跨越时代的难度又岂会是那般轻松的?

但现在则不同——

虽然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大汉内部。

但顾易真正关注的还是外部的威胁。

时间不会留情,当初顾琛所留下的大将们已经不在年轻了。

虽然如今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顾易也不能断定他们的寿命还剩下多久。

但他也必须要做准备。

大汉的天灾,注定会削弱大汉的整体实力,让大汉的影响力不断减弱。

而四方的蛮夷绝对会在这种时期变强;

——甚至是重新一统!

届时若是大汉衰弱,历史便会重新再走倒车,回归到原本的发展之中。

这是顾易不能接受的!

以顾琛对那些蛮夷的所作所为来看。

但凡历史重归根本,那顾氏定会面对致命的威胁。

——当礼乐完全崩坏的时候,可就不会有人去在乎顾氏于民间的声望了。

若是当真一切回归老路。

顾氏的声望都不能算是顾氏的护身符了,而是催命符。

包括还有顾氏内部的危机。

无论如何,顾易这一次都必须要解决掉一切。

没有半分的犹豫,顾易直接在心中唤出了“家族信息”四个大字。

短暂的犹豫了一下后,他还是并未选择更加优秀一些的第七代子弟。

而还是选择了顾烨。

第七代子弟的年龄已经不算小了,而第八代正是冉冉升起之时。

这才是根本原因。

游戏的提示瞬间便在顾易眼前闪了出来。

【是否确定立刻操控角色?】

【消耗成就点:300000。】

看着眼前的这道提示,顾易这一次立刻便选择了确定。

——他没得选择。

虽然以现在顾易的成就点来看。

他完全可以通过抽奖,将系统的幸运值抽满,最起码都能获得一个天级道具,或许可以彻底解决这次的天灾。

但这其中亦是有着不确定性。

而且最关键的是——

于顾易而言,他需要重振顾氏的人心,从根本上解决掉因为天下大乱所造成的影响。

眼前的提示如梦幻泡影般瞬间破碎。

刹那间,顾易周遭的画面猛地模糊起来。

他只觉视角飞速下沉,原本第三人称那能够俯瞰万物的“上帝视角”,转瞬之间便切换回了第一人称视角。

与此同时,仿若汹涌潮水般的记忆排山倒海般涌来,顾烨从呱呱坠地到如今十四载岁月的所有记忆,裹挟着每一处细枝末节,迅速被顾易吸纳、消化。

眼前漆黑一片,仿若置身无尽深渊。

也不知熬过了多久,就在顾易感觉时光停滞之时,朝阳缓缓升起,第一缕曙光穿透窗棂,悄然洒入房内。

伴随着床榻上的顾烨悠悠转醒,缓缓睁开双眼。

顾易眼前的一切画面在这一刻迅速凝实、清晰起来。

终于,天亮了……

“炎兴十六年夏四月,兖州河济断流,三辅自春徂秋不雨,赤地千里。

京兆尹奏:“扶风、冯翊麦禾尽槁,民掘鼠罗雀以食,道殣相望。”

七月丁未,太白经天,太史奏:“火德失序,咎在亢阳。”

十七年春正月,三辅复旱,昆明池竭。

三月庚子,江东霖雨五十日,江都县蛟龙斗于曲阿,丹阳、吴郡田庐漂没。

五月壬寅,长江决广陵堰,涛入城郭,会稽太守沉官牒于洪波。

是日建康地大震,钟山鸣三日乃止。

秋七月,并州雁门地坼二里,黑水涌出,腥不可近。

八月丙辰,凉州武威郡廪丘山崩,压民舍三百区。

时疫气自淮北起,青州北海郡十日间殁者二千余人,户皆悬素,哭声震野。”

——《炎汉书.五行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