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十二怒汉(2 / 2)

加入书签

接着,戴维提到了证人之一的老人。根据老人的证词,他在听到一声巨响后迅速跑到现场,目睹了男孩逃离的身影。然而,戴维质疑老人的速度是否真的能够如此之快。经过一番推理,他发现老人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走路极为缓慢,根本不可能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样快速到达案发现场。这个逻辑漏洞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立场。

最后,戴维将注意力转向另一名目击者——住在对面楼里的女人。她声称看到了整个谋杀过程,但戴维注意到,事发时窗外正下着大雨,而且她的视力并不好,还戴着老花镜。在这种情况下,她真的能够看清几十米外发生的事情吗?当这些可能性被逐一揭示时,原本确信不疑的陪审员们逐渐意识到,也许事情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随着戴维的坚持和不断剖析,赞成无罪的氛围开始在陪审团内部扩散开来。最初,只有一个人站在戴维这边,随后慢慢增加到三人、四人……每一次新的表决结果都显示出戏剧性的变化:从11比1,到9比3,再到8比4、6比6,直至最后变成3比9、1比11。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人生观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各种思维方式也经历了激烈的较量。

例如,那个歧视平民的新贵族始终认为穷人天生暴力,因此坚决认定男孩有罪。但在戴维耐心的引导下,他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的偏见,并重新评估自己的判断依据。同样,那位性情暴躁的老警察起初因职业习惯而轻易下结论,但最终也被说服,承认自己可能过于草率。甚至连那个一心只想赶时间的推销员,也在争论中找到了参与的意义。

经过长时间的辩论与思考,所有的陪审团员终于都负责任地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当最后一张选票落入表决箱时,房间内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后,计票结果显示:12票一致认为男孩无罪!

这一刻,不仅是对男孩命运的改写,更是一次关于人性、公正与责任的深刻洗礼。这十二个人,无论他们的职业或性格有多么迥异,都在这场讨论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以及如何用理性战胜偏见。而对于那个年轻的生命而言,这次审判不仅仅让他摆脱了牢狱之灾,更为他争取到了重新开始的机会。',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