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名媛新论(2 / 2)

加入书签

周瑾眼前一亮:#34;自然是有兴趣的。说起来,我在英国时读过几位中国女作家的作品,深为她们的才情所折服。#34;

沈若兰也轻声道:#34;我女儿清韵一直对文学有浓厚兴趣,不知这场讲座是否允许学生参加?#34;

#34;当然可以,#34;宋玉莹微笑道,#34;这本就是面向各年龄段女性的公开活动。若兰姐姐若是方便,不如让清韵与我一同前往?#34;

沈若兰心中一动,这倒是个和宋家人接触的好机会:#34;那就有劳宋二小姐了。#34;

周夫人看着眼前这一幕,若有所思。上海滩的形势正在悄然变化,各家的关系也在微妙地调整。作为老一辈的名媛,她深知其中的玄机。

#34;说起文学,#34;周夫人轻轻转换话题,#34;我倒是觉得,现在的女作家写作视角比从前开阔多了。以前的女子写作,大多局限于闺阁之事,而今却能触及社会百态,探讨人生哲理,实在是时代进步的表现。#34;

#34;周夫人见解独到。#34;宋玉莹恭敬地说,#34;家父也常说,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往往体现在对女性的态度上。越是先进的国家,越是重视女性的教育和发展。#34;

#34;宋老先生确实是有远见的人。#34;周夫人赞许道,#34;我一直很敬佩他在推动女子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34;

说话间,花园里的桃花瓣随风飘落,宛如一场粉色的雨。周夫人看着这美丽的景象,忽然感慨道:#34;人生如花,看似脆弱,却能在风雨中绽放。我们女子也是如此,看似柔弱,实则韧性非凡。#34;

#34;周夫人此言极是。#34;沈若兰轻声附和,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雅集也到了尾声。太太们依次告辞,周夫人亲自将她们送到花园门口。

临别时,周夫人特意留下了沈若兰和宋玉莹:#34;二位不妨再留一会儿,我府上新得了一幅名画,想请你们鉴赏。#34;

两人随周夫人来到一间雅致的小书房。确认无人在侧后,周夫人轻声道:#34;若兰,你想见宋老先生的事,我已经和玉莹小姐提了。#34;

宋玉莹微微点头:#34;家父说,随时欢迎若兰姐姐登门。#34;

沈若兰感激地看了周夫人一眼:#34;多谢周夫人成全。#34;

周夫人摆摆手:#34;我不过是牵线搭桥罢了。上海滩风云变幻,我们这些女眷,看似置身事外,实则也在其中。能帮则帮,这是我的处世之道。#34;

宋玉莹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递给沈若兰:#34;这是家父约见的时间和地点,请若兰姐姐务必准时。#34;

沈若兰接过纸条,迅速记下内容后将其销毁:#34;请转告宋老先生,若兰定当准时赴约。#34;

三人又寒暄了几句,便各自告辞。沈若兰坐上轿子,心中已有谋划。宋老爷子愿意见她,这是个重要的转机。程远山近来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宋家的警惕,而她,恰好可以在其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

回到程府,沈若兰先去看望了程夫人,将今日的收获委婉地告知。程夫人听后,欣慰地点了点头:#34;你做得很好。记住,无论与宋老爷子如何商谈,都要保持适度的距离,既不能过分亲近引人怀疑,也不能显得太过疏离失去信任。#34;

沈若兰恭敬地应下:#34;媳妇明白。#34;

离开程夫人的院子,沈若兰径直回到自己的小院。她要为即将到来的会面做充分准备。宋老爷子是上海滩的老狐狸,与他周旋,需要十二分的谨慎和智慧。

傍晚时分,沈清韵放学回来,兴冲冲地跑到母亲的院子里:#34;母亲,今天学校来了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女教授,给我们讲了许多国外的新鲜事呢!#34;

沈若兰微笑着抚摸女儿的秀发:#34;是吗?说给母亲听听。#34;

沈清韵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34;那位教授说,在美国,有些女子不仅能上大学,还能成为医生、律师,甚至参与政治活动!她还说,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让女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发挥自己的才能。#34;

沈若兰听着女儿的描述,心中既欣慰又感慨。她出生在一个传统的时代,却有幸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巨变。而她的女儿,将有机会在这个新时代里,活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34;清韵,母亲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34;沈若兰温柔地说,#34;下周,宋二小姐要带你去参加一场文学讲座,到时候会有几位知名女作家分享她们的经验。#34;

沈清韵惊喜地睁大了眼睛:#34;真的吗?太好了!我一直很喜欢张爱玲小姐的作品,不知道她会不会出席?#34;

沈若兰笑着摇摇头:#34;这个母亲就不清楚了。不过,无论是谁,你都能从中学到很多。#34;

周夫人今日的#34;名媛新论#34;,不仅是对时代的观察,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