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储君之争(下)(1 / 2)
('\\quot齐先生?\\quot
望着眼前满脸坚毅之色的文官,皇长孙朱允炆赶忙自案牍后起身,激动的声音中满是惊喜。
\\quot臣齐泰,见过殿下..\\quot
掸了掸身上有些褶皱的官袍,官至兵部主事的齐泰躬身跪倒在地,朝着迎面而来的朱允炆行礼。
\\quot先生快快请起。\\quot
相比较身份清贵,但手中并无太多实权的黄子澄,朱允炆在面对齐泰的时候,态度似乎更为殷切,不仅亲自将其搀起,还等到齐泰落座之后,方才回到了案牍后。
\\quot齐大人,刚刚您说的..?\\quot
微微躬身,点头打过招呼之后,心中惊疑不定的黄子澄便是率先打破了殿中的沉默,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死死盯着官至兵部主事的齐泰。
刚刚在奉天殿的时候,他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朱元璋的诏令之上,倒是没有留意\\quot倾巢而出\\quot的淮西勋贵和宗室诸王。
\\quot殿下,黄大人,\\quot提及正事,齐泰脸上的神色也是凝重了不少,随手将仍在冒着热气的香茗搁置在一旁,转而禀报道:\\quot下官已然打探过了..\\quot
\\quot这几日,陛下均曾出宫前往诏狱探视燕王殿下。\\quot
\\quot今日朝会种种,极有可能出自燕王之手..\\quot
此话一出,殿中几人尽皆愕然,目光中夹杂着溢于言表的惊疑和凝重,而皇长孙朱允炆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直觉一股压力扑面而来。
前几日,在他的父亲病逝之后,他的皇祖父曾在东阁门召集众臣,商讨议立太子之事,并当众说出了:\\quot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quot的言论。
因为涉及皇权更迭,朝中重臣皆是不敢多言,而作为他父亲死忠的黄子澄,齐泰等\\quot太子党\\quot又因为官职不显的缘故,没有插嘴的资格。
值此关键时刻,多亏朝中翰林学士刘三吾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以秦王,晋王尚在为由,这才暂时打消了皇祖父议立燕王朱棣的念头。
不过这才几天的功夫,皇祖父似乎又变了主意?
\\quot齐先生,孤刚刚听黄先生所说,皇祖父似乎有意削藩,并针对宗室待遇做出了诸多改革。\\quot
\\quot这些事,定然不是出自皇祖父之手,但孤的那位四叔,应该也不擅长此道啊..\\quot
沉默片刻,皇长孙朱允炆便是满脸迟疑的低喃道,目光不自觉看向南京锦衣卫诏狱所在的方向,并努力在脑海中拼凑出四叔朱棣的模样。
前段时间,他的父亲朱标因病逝世,诸王均是奉召回京\\quot奔丧\\quot,其中封地在北平的四叔朱棣或许是舟车劳顿,过于疲惫;或许是哀伤过度,竟在他父亲的灵前晕倒,继而被恰好目睹这一切的朱元璋下令打入诏狱反省。
尽管脑海中有关于四叔朱棣的印象已是有些模糊,但他依然有足够的把握,被他父亲评价为\\quot粗人一个\\quot的四叔朱棣,断然不可能茅塞顿开,突然精通算术财政之道。
\\quot此事确实有些蹊跷..\\quot
听了朱允炆的分析之后,黄子澄和齐泰也是默默颔首,眼中的不解之色更甚。
算术之道高深冗杂,即便是他们这些寒窗苦读十余年的\\quot文曲星\\quot也是一知半解,常年领兵在外的燕王朱棣岂会拥有如此细腻的心思?
\\quot此事背后,必然另有文章。\\quot
\\quot孤的那位四叔,极有可能得到了高人指点。\\quot
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朱允炆猛然提高了声音,涨红的脸上涌现了一抹迫切,朝着眼前的两位心腹低吼道。
\\quot殿下,此话怎样?\\quot
下意识的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便急不可耐的追问道,一旁的齐泰也是默默颔首。
瞧朱允炆这言辞灼灼的模样,似乎是知晓某些不为人知的\\quot隐情\\quot呐。
\\quot敢叫两位先生知晓,\\quot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不断翻涌的内心,皇长孙朱允炆紧锁眉头,断断续续的说道:\\quot前两天的时候,孤前往乾清宫给皇祖父请安,曾被皇祖父问询日后该如何对待宗室诸王..\\quo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