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宗室负担(1 / 2)

加入书签

('\\quot边军废弛..\\quot

\\quot主弱臣强..\\quot

幽静的牢房外,洪武大帝朱元璋神色凝重,一双见惯了生离死别的虎眸下意识瞧向北边,口中喃喃自语。

作为这个时代最为卓越的军事家,他正是提前预见到了塞外游牧民族对大明的威胁,方才着手打造了以\\quot塞王\\quot为体系的防御战线,以确保大明国祚永存。

而这个体系得以存在的前提,便是朝廷中枢拥有绝对震慑边陲\\quot塞王\\quot的能力和气度,否则便会导致君臣互相猜忌的局面。

倘若他的标儿尚在,未来几十年内自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后世之君也能平稳过度,明确边陲塞王和朝廷中枢之间的从属关系。

只可惜如今他的标儿已是撒手人寰,被他寄予厚望的\\quot塞王\\quot体系非但无法保障大明的国祚,反而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叔侄相疑的皇室内讧?

想到这里,即便洪武大帝心性如铁,此时也不免面露迟疑之色。

在其身旁,前不久才刚刚于塞外凯旋归来的凉国公蓝玉早已是下意识屏住了呼吸,不敢发出半点动静。

\\quot曹先生此言差矣!\\quot

短暂的沉默过后,阴暗的牢房中猛然响起了燕王朱棣似是有些愠怒的低吼声。

这位常年领兵在外的\\quot塞王\\quot脸色涨红,狭长的眸子中充斥着溢于言表的斗志,在曹爽有些复杂的眼神中激昂道:\\quot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quot

\\quot父皇制定的国策固然稳妥,但却不适合生于安乐的后世之君。\\quot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面对着眼前斗志昂扬的燕王,一直在侃侃而谈的曹爽终是露出了些许愕然,随即便是连连颔首。

不愧是历史上唯一以帝王身份封狼居胥的永乐大帝,这份气魄确实不是常人能够比拟的。

\\quot燕王想要怎么做呢?\\quot强压住心中的激动,曹爽略有些期待的看向眼前明明正值壮年,但却脸色黝黑,皮肤褶皱的朱棣。

\\quot朱棣愿迁都北平,为我大明永绝后患。\\quot

\\quot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quot

轰!

闻听耳畔旁激昂慷慨的低吼声,牢房外的洪武大帝忍不住紧握双拳,呼吸骤然急促。

\\quot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愧是咱的种!\\quot

此等豪言壮志,令他下意识回忆起年轻时冲锋陷阵,征战沙场的感觉。

...

...

\\quot燕王好气魄!\\quot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赞叹声,情绪有些激昂的燕王朱棣也不禁慢慢平静下来,转而有些不好意思的询问道:\\quot曹先生,宗藩内迁所带来的隐患,孤算是解决了吧。\\quot

\\quot不知曹先生口中,刚刚提及的宗室待遇又会有何隐患呐?\\quot

此话一出,仍沉浸在\\quot天子守国门\\quot的豪情壮志中而不能自拔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也是赶忙反应了过来,并将耳朵贴在了墙壁之上,神情很是殷切。

实话实说,经过曹爽的分析之后,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给予\\quot塞外\\quot的权利似乎有些过大了,已是直接影响到了中枢的统治。

但有关于这宗室待遇,为何能与大明\\quot亡国\\quot扯上关系,他却是一头雾水。

难道说他老朱想让自己的后世子孙过的舒服点,也有错了吗?

\\quot很简单,燕王你刚刚也说了,准备效仿前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将塞王手中的军权收回中枢。\\quo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