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定制订单:村民们的新商机(1 / 2)
('集市上的一天清晨,星辉村的摊位前挤满了人,顾客们对村民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和果酒赞不绝口。一位身穿华服的商人走近摊位,仔细打量着香包,忽然说道:“你们这香包的质量不错,但如果能加上我家商号的标记和独特的颜色,那就更好了。不知道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来制作一些?”
村民们愣了愣,彼此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这种“定制”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十分新鲜。商人的提议引起了若曦的注意,她微笑着上前:“您是说,希望我们根据您的需求来定做一批香包?”
商人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是如此。除了香包,如果你们的果酒也能有特别包装,那我可以长期合作,每个月都需要一批。”
若曦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次交易,更是一次让村民们接触“订单”模式的机会。她向商人询问了详细的需求,包括香包的颜色、尺寸、图案,以及果酒的包装样式。商人一一说明,还表示愿意支付预付款,让大家放心制作。
回到村子后,若曦召集了制作手工艺品的村民们,开始解释什么是“定制订单”。她说道:“这是一个全新的商机,商人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订购特定的产品,我们只要按照要求去做,收入会比普通销售更高,而且是长期合作。”
村民们听得十分兴奋,叶寒清激动地说道:“那我们要怎么做?是不是得专门准备材料,还要保证每一个都符合他们的要求?”
若曦点点头:“是的,定制订单要求我们更加细致,每一个产品都要达到顾客的标准,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村民们开始分工合作。大婶们负责缝制香包,年轻人则按照商人的要求,将香包染成特定的颜色,并在上面绣上商号的标志。若曦还亲自示范如何确保每个香包的质量统一,保证每一个都是“精细而不粗糙”的手工艺品。
三小只看到大家忙碌的样子,也积极参与进来。老大负责整理香包的成品,确保每个香包都完好无损;老二负责记录数量,认真地统计每一批香包的数量;老三则给香包上小标签,标明这是星辉村特制的手工香包。
在制作香包的同时,另一部分村民也开始忙碌起来,负责制作特制的果酒。若曦根据商人要求,在果酒的包装上进行改进,用特制的藤条编织成瓶身装饰,增加了一份自然的独特感。沈致远和叶景天负责果酒的酿造,他们小心翼翼地挑选果实,确保每一瓶果酒的质量和口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