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开始种地大计(2 / 2)
为了节省井水,少年提出一个巧妙的“滴水法”。他从村里找来几个破旧的陶罐,在底部打了几个小孔,把井水慢慢倒进陶罐里,再将陶罐埋在豆苗的旁边。这样一来,水就会慢慢渗入土壤,不会一下子全被蒸发掉。村民们看了都忍不住夸赞:“这法子好!每滴水都能用得刚刚好!”
少年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都是小技巧,但能省一滴水是一滴水。”
几天后,三小宝每天早早起床,和若曦一起跑到菜地里查看豆苗的长势。一天清晨,大宝忽然兴奋地喊道:“娘亲!娘亲!小豆豆发芽啦!快来看!”
若曦赶紧跑过去,果然看到地里冒出了几片嫩绿的小芽,虽然还很小,却像是村民们的希望一般,顽强地挺立在土壤里。村民们围过来,看到豆苗冒出小芽,一个个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样的!这豆苗长出来了!若曦丫头,你这法子真灵!”刘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眼里满是骄傲。
若曦看着那一片小小的嫩芽,心中也充满了希望。她轻轻说道:“这只是开始,大家一起努力,以后咱们能种更多的作物,让日子越来越好!”
从那天起,村里人每天都轮流照顾小豆苗。大家互相交换种植心得,小心翼翼地浇水、松土,甚至还开始在地里插上木棍,用来支撑日后长大的豆藤。
每当太阳渐渐落山时,三小宝便围坐在豆苗旁边,开始给豆苗“讲故事”:“小豆豆,你们要加油长大呀,这样我们就能吃到你们啦!”孩子们的天真话语让大人们忍俊不禁,也让这个简陋的小菜地充满了生机和温暖。
不久后,村子里的其他人也开始学着若曦的“滴水法”,在自家屋旁的地里试种一些耐旱的野菜、豆类。村子里每块小地都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土地还不多,但每一片嫩绿的叶子都带来了希望的象征。
若曦看着这片努力换来的绿意,心里默默发誓:无论多难,她一定会坚持种下去,让孩子们和村里人都能有口饱饭吃。',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