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带头(2 / 2)

加入书签

《说文·异部》: “戴,分物得增益曰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释训》 曰: ‘蓁蓁、孽孽,戴也。’ 《毛传》云: ‘蓁蓁,至盛皃。’ ‘孽孽, 盛饰。’ 是皆谓加多也。引伸之凡加于上皆曰戴。”

民国二十二年 《灌县志》卷十六《礼俗纪·方言》: “戴,买肉所添也,所谓戴头。《说文》: ‘戴,分物得增益也。’ 头,语助。”

二、带头,也指额外增添的东西。

过去物质没有现在丰富,好东西好卖,有的相对差的东西不好卖就会剩下。商贩们为了不砸在手里,就会“搭倒卖”,“搭倒卖”的东西,也叫“带头”。此义也说“搭头”。

比如卖肉的,过去坐墩肉、保肋肉等好卖,槽头肉不好卖。你说买两斤肉,肉贩子一般割下来的坐墩肉或保肋肉就只有一斤七八,顺便割一小块槽头肉给你做“带头”,奘成两斤。

比如烟草零售商去开烟,你开畅销的好卖的烟,烟草公司就会给你搭配些不好卖的香烟,这个行为用四川方言表达,那些不好卖的烟也叫“带头”。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各种商品如潮水般涌现,市场上的物资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购买物品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诸多限制,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喜好自由选择。

现如今,消费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以纯粹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购心仪的商品,无需再被迫接受那些不想要的“带头”或者期待着可有可无的“搭头”。因此,“带头”和“搭头”这两种说法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用语,甚至在许多地方都已鲜有人知。它们宛如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流星,短暂闪耀后便悄然消逝,成为了一个即将从人们记忆中抹去的四川方言词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