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9 章 家乡是回不去的故乡(2 / 2)
袁景灿目不转睛,一字一顿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临州这座城市,成为一座充满幸福感的家园,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有归属感、安全感,这才是棚户改造的终极意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nbp邱贤成喃喃自语。片刻后,他目光锐利地看向袁景灿“看样子,你是做了充足准备才来的,说了这么多,你到底想要从我这儿得到什么?”
……
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又下起了瓢泼大雨,台风季的临州,天气就是这般神鬼莫测。
袁景灿开着凌斯的丰田,行驶在大雨倾盆中,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刚刚与邱贤成的对话。
一丝后悔不由自主地涌上他的心头;刚才是不是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了?
可袁景灿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是重生者没错,可他又没有开外挂,他依然要遵循这个世界既定的运行法则。
邱贤成这种级别的官员哪是他想见就能见的?自己人微言轻。有些话今天若是不说,也许日后就再难有机会了。
袁景灿离开已经两个小时有余,邱贤成却依旧坐在茶室的茶椅上纹丝未动。
他的目光透过窗户凝视着窗外如注的大雨,丝毫没有动身离开的意思。
小林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一次,刚要开口就看见了邱贤成的手势,随后他便心领神会地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没过多久,池淑贤也进来看了一眼,同样被邱贤成用一个简单的手势打发了。
池淑贤和小林站在门外,面面相觑。
下午那个姓袁的跟邱市长到底聊什么了?居然让邱市长消化了这么久,到现在还没回过神来。
又过了半个小时,邱贤成终于走出茶室了朝小林招了招手“走吧,回办公室。”
坐在车里,邱贤成双目紧闭,神情疲惫。坐在一旁的池淑贤满脸担忧,几次欲言又止。
忽然,邱贤成睁开眼睛看向小林“问一下陈书记什么时候有空,我有些话想跟他聊一聊。”
回到市政府大院,池淑贤径直回了家,邱贤成则独自来到办公室。
他先是在办公桌前坐下闭目养神片刻,随后便拿出刚刚从茶室里带回来的临州市区地图在桌面上摊开,带上眼镜开始仔细端详起来,尤其是袁景灿之前画圈标注的位置,他的目光停留地最久。
邱贤成向来是有抱负的官员,他也是个有想法的实干家。袁景灿的一番话彻底点燃了他心底潜藏已久的激情。
经过反复推敲,邱贤成愈发清晰地认识到,袁景灿提出的nbp“建新城,先安置,后拆迁”nbp的思路其实是一个相当成熟的链条。这一举措,不仅能大大降低拆迁过程中的矛盾与阻力,还能盘活老城区那些长期被尘封的优质土地资源,为推进新城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即便袁景灿提到其中可能潜藏着系统性风险,可邱贤成坚信,在长期的探索与平衡之下未必就不能找到破解之道。
况且,袁景灿在阐述时那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让邱贤成不由自主地相信,这个年轻人心中一定还藏着应对方案,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而这新的棚改思路,只要俯下身去,一步一个脚印耐心推进,用不了两三年,必然会成为一笔亮眼的成绩。
往长远了看,十年内都极有可能维持一个健康、良性的循环模式。
邱贤成收起地图,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本略显陈旧的《老人与海》。
学生时代起,他就钟情于阅读;考上公务员后,他依然书不离身,而这本《老人与海》更是他多年来的随身珍藏。
轻轻翻开书页,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圣地亚哥在大海上与命运抗争的画面。
圣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可他仍不肯向命运认输,而是凭借着一股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毅然决然地再次扬帆起航。哪怕最终筋疲力尽地拖回的只是一副鱼骨头,他也从未放弃过心中的信念。
细细地摩挲着书页,邱贤成口中喃喃自语“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良久,他抬起头,眼神坚定望向窗外依旧未停的大雨,神色肃穆“与天斗其乐无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