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驰骋在外草原的钢铁(2 / 2)

加入书签

在一些偏远地区,歼一旋翼机被用于紧急医疗救援和物资运输。

它极短的起飞距离和悬停的能力让它在复杂地形中如鱼得水。

能够快速将医疗人员和物资送达目的地,挽救了许多生命。

还有在两个月前刚刚定型不久的运一运输机。

运一运输机的出现,填补了我军在运输机领域的空白。

它拥有较大的载货量和较远的航程,能够快速运输人员和物资到前线。

为我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能充当轰炸机来使用。

你问什么时候才是必要的情况,那就是当我们把小鬼子的空军全部消灭干净之后。

随着各类先进武器装备的不断列装和军工产量的数倍增长,我军也迎来了部队发展的黄金时期。

尤其是坦克师和空军师,更是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坦克师方面,除了原本的坦1师之外,又新组建了坦2师、坦3师和坦4师。

至于坦克师的编制,也因为新装备的列装而有所改进。

坦克方面,编号为q1的轻型坦克120辆,编号Z1的中型坦克100辆,编号t1的重型坦克80辆。

步兵车方面,包括60辆东功能步兵车,30辆侦察步兵车,10辆指挥步兵车,100余辆后勤卡车。

以及30门多管火箭炮,可对敌方阵地进行大面积火力覆盖。

也就是说,改进后的坦克师,每个师坐拥各类战车五百余辆,战力更加强横。

而此刻的它们则被安置在外草原上进行着训练,随时准备投入对小鬼子的作战中去。

空军方面,歼二已全面停产,歼三由于技术含量过高。

过去一年共计生产了两百架,组建成了301,302两个空军师。

此刻,伴随着吕华的一声令下。

在外草原上训练的四个坦克师,以及两个歼三空军师立马动了起来。

纷纷奔赴外东北,打算投入对侵占那里的鬼子关东军的作战中去。

一时间,草原上尘烟滚滚,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近两千余辆各式装甲车奔腾的场面更是不一般的壮观。

在过去的一年里,陈吕兵团虽然奉行了吕华的作战策略,并未跟鬼子发生大规模的决战。

但伴随着东北工业区的光复,以及外东北、高句丽半岛、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多条战线同时作战。

仅凭鬼子本土那些兵工厂的产能和后勤供应能力,早已是杯水车薪、捉襟见肘。

历经这一年的持续消耗,外东北地区的小鬼子陷入了缺枪少衣的困境。

如今,外东北地区早已飘起了第二场鹅毛大雪。

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一片银白。

然而,本土那边后勤补给的船只,却如同石沉大海,依旧不见踪影。

仿佛被这茫茫大海无情地吞噬了一般。

在这冰天雪地的绝境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死亡的威胁。',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