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母女问答,字字诛心(2 / 2)

加入书签

接着第二位女学士便站了出来。

“正如,方才这娘子所言。”

“于过往种种而言,这女子着实不值得原谅。”

“其实远不止于此,我亦有一些疑问。

前世她夫君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尚不能捂热其一颗顽石之心。

为何这一世忽然就要扯着‘爱’之大旗,跟夫君和女儿纠缠不休呢?”

“而且,此人虚伪至极。

前世为了一个假恩人,爱得死去活来,做尽了伤天害理的事,说句毫无人性也不为过。

试问,这样的人怎么会忽然不爱她的恩人了呢?

又如何会忽然爱上她的夫君呢?这在道理上尚不能自圆其说,更遑论实际了,所以这不可笑吗?”

第二位娘子的言语更加犀利,简直句句见血啊。

沈绾很想站出来说。

“我前世就爱上了夫君了,只是我那时太蠢了,爱而不自知,还做出了很多令人发指的蠢事。”

“只是等我回过神来时,一切都变了,所有人都被我害死了。”

“幡然醒悟的那一刻,已经万死难辞其咎。”

但这些东西,谁又会信呢?

沈绾不禁苦笑。

自己种下的苦果,终究要自己一口一口品尝。

沈绾望向萍儿,见到萍儿嘴角扬起了弧度。

沈绾心中的疼痛更甚。

“果然,萍儿不信自己。”

“但这一切不都是自己自找的吗?”

那边那个娘子,继续说。

“所以,在下以为,那女子的忏悔赎罪还有所谓的爱,就是一个自欺欺人,自我感怀的谎言罢了。”

“不过是那女子,勿把习惯当成爱。

失去后只想占有,得不到便发疯,得到了依旧不会珍惜。

如此这般,敬而远之便可,千万别靠近她,不然她发起疯来。

高低得带走几个。”

沈绾听到后,心想,果然还是读书人会骂人啊。

字字戳人心窝子,肺管子。

“嗯?”

刚才萍儿是看向自己这边吗?

“不对,一定是自己看错了。”

“萍儿的眼睛看不到了,自己一定是眼花了,萍儿怎么会看过来。”

接下来的几人的发言。

都同前面两位的大差不差,没新意。

都是说那女子的不值得被原谅。

大多数的论点是落在她的情感的真实性,她的道德品质,她的错事上。

一番讲演之后。

已经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八个人,已经讲了五个,包含沈绾还剩下三个。

其中。

一个娘子站了出来。

“小姐,小女子有些不同的见解,望各位娘子指教。”

“《左传》有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至圣先师尚不能免俗,更何况是我等凡人。”

“人有过,不给其改过之机会,其人必放纵之,亦使其更甚从前。”

“世间本可多一善人,奈何改过无门,复为罪人哉。”

“我等亦有教化之责,何为教化?使恶向善,使善向更善,向大善。此方为正理。”

众人闻言,眉头一皱。

这娘子说法看似有道理,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但大家一时半会却没找出来哪里不对劲。

于是只得硬着头皮听下去。

“方才列位学士曾言,不知其情感之真假,便谢绝了其补过忏悔之机。”

“试问天下间还有公平可言?不知真假,那便去验证其真假,此方为正道不是吗?”

“方才学士们同样尚不能断其为假,便一棒子将人打死,这是甚么道理?”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验证她是否真心改过,并不难,只需要假以一定时日,便可看出结果,各位学士连这点时间也等不得吗?”

那位女学士的话语铿锵,掷地有声。

把大家问得鸦雀无声。

在场的人,很多都不服气,但又觉得对方说的有些道理。

一时间,真的不知道如何反驳。

沈绾看向场中正在对答的女子,心里满意极了。

终于有人站出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了。

而其表达的也直击沈绾的心坎上去了。

她现在最缺的就是一个机会,缺一个能待在萍儿和夫君身边的机会。

余下的,她会用时间去证明,她的心她的情意是真是假。

至于之前的种种,她不否认,但她同样不想在这上面去纠结。

因为正是因为之前种种,她才有忏悔赎罪的想法啊。

但每当人提起那些旧事时,漫天的指责朝她袭来,从而消解了她悔过的正义性。

她很想辩解。

“我沈绾的罪我都认,但请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可以吗?”

但辩解也是徒劳。

因为她造成的那些伤痛,足以抹掉任何她的真诚。

但现在,终于有人能中立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沈绾只觉得她那千疮百孔的心,终于好受了些。

但随即,沈绾有些担忧地看向萍儿。

因为她沈绾的机会,其他人嘴里的客观和中立,对于萍儿来说则是莫大的伤害。

因为曾经夫君和萍儿被害时,从来没人给予他们所谓的“客观和中立”。

“萍儿,对不起,娘会用余生来补偿你的。”

沈绾的眼眶里漫起水雾。

但她仔细打量着,萍儿面色如常,似乎并没有受到这位娘子的话语影响。

此时。

萍儿的心里真的是平静得紧。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情绪的话。

那就是不屑了。

是的。

萍儿对刚刚发言的这位女学士的言论,很是不屑。

倒不是因为她的观点与她不同,她才恼怒。

而是因为,这个女学士冠冕堂皇的引经据典,把圣人和圣人之言绑上战车。

然后大谈特谈赋予原谅的机会。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劝人向善的确是对的。

但是,这位学士的整个论述中,她和爹爹都缺席了。

是的。

很讽刺的。

她和爹爹作为最大的受害者,竟然完美缺席了。

换句话来说,他们的功能和意义被消解或者隐藏了。

那位学士只是一味强调给于改过和恕罪的社会意义。

但却完全忽视了她和爹爹的存在。

原不原谅。

不应该是他们当事人最有发言权吗?

如果教化的意义是委屈正常人,而让坏人得到救赎。

那教化的意义又何在呢?

那只会将更多的正常人逼成坏人。

因为坏人只需要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

但好人想成仙成佛,那必须要经过千锤百炼。

所以,这就是萍儿对这个学士的言论嗤之以鼻的原因。

假道学,喜欢扯虎皮拉大旗!

萍儿喃喃道。

“想必那个人此刻得意极了吧?终于有人为她说话了。”

萍儿循着那股淡淡的幽香,将脸转过去。

嘴角微微扬起。

不屑的意味更浓了。

“马上到你了,你又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