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绿荫初现(1 / 2)
('#34;侯爷,您看这块地如何?#34;
第二天叶明被钱大有带到一处空旷的地方。
叶明顺着钱大有手指的方向望去。城东这片荒地约五十亩,地势平坦,中有小溪穿过,远处还有片小树林。最重要的是,这里土质疏松肥沃,是难得的育苗宝地。
#34;就这里了。#34;叶明拍板,#34;安阳府官办苗圃,今日开工!#34;
这是绿化工程推进半个月后遇到的新问题——树苗供应跟不上需求。城南百姓看到城北街道绿树成荫,纷纷要求自家门前也种树。而市面上的优质树苗早已被抢购一空。
#34;苗圃分三个区。#34;叶明在地上画出规划图,#34;东边二十亩作母本区,种植成年优良树种,提供插穗和种子;中间二十亩繁殖区,培育幼苗;西边十亩培育区,让树苗长大到适合移栽的规格。#34;
老赵听得目瞪口呆:#34;侯爷,这、这得多少人工啊?#34;
#34;不仅供官府使用,#34;叶明笑道,#34;百姓也可以来买苗,价格只要市面一半。愿意以工换苗的,每劳作三日可换一株好苗。#34;
消息一出,报名者如潮。有经验的园丁负责技术指导,壮劳力负责开垦整地,妇孺则帮忙除草浇水。短短三天,荒地上就搭起了简易工棚,划分好了畦垄。
叶明亲自指导母本区的建设。他选择槐树、榆树、国槐等本土树种作为母树,特别标注了几株树形优美、抗病性强的个体。
#34;这些树不要采种。#34;他指着标记过的母树,#34;等入秋后,我们取它们的枝条做扦插。这样繁殖的树苗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34;
#34;扦插?#34;老赵疑惑道,#34;老汉只见过嫁接...#34;
#34;比嫁接更简单。#34;叶明折下一段槐树枝,示范如何斜切基部,蘸上生根粉(其实是他用柳树皮煮水浓缩制成的天然生根剂),插入湿润的沙床,#34;这样一根枝条就能长成一棵树,而且完全继承母树的特点。#34;
园丁们将信将疑,但还是按叶明的方法搭建了扦插棚。棚内铺设沙床,上方用草帘遮阴,保持湿润环境。每天早晚,都有专人用喷壶细密地喷水。
七天后,当第一批发芽的扦插苗出现时,老园丁们激动得手直抖。
#34;神了!真活了!#34;
#34;这比播种快多了!#34;
#34;侯爷,这法子能教给我们吗?#34;
叶明当然不会藏私。他不仅教授扦插技术,还组织老赵等经验丰富的园丁开设嫁接培训班。苗圃一角很快变成了热闹的#34;园艺学堂#34;,百姓们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热情高涨。
与此同时,城中央的废弃官地也开始清理。这里原本是前朝某位官员的宅邸,荒废多年后成了杂草丛生的废墟。叶明看中了它的中心位置和天然地形起伏,决定在此修建安阳府第一个公共公园。
#34;公园?#34;顾慎世子第一次听到这个构想时,一脸茫然,#34;是类似皇家园林吗?#34;
#34;不完全是。#34;叶明展开设计图,#34;这个公园对所有百姓开放。有亭台楼阁供人休憩,有花木扶疏供人观赏,有开阔草地供孩童玩耍,还要建个藏书阁...#34;
#34;等等,#34;顾慎瞪大眼睛,#34;让平民随意进出?万一有刁民破坏怎么办?#34;
叶明早有准备:#34;公园设管事一名,园丁若干,负责维护。百姓爱惜还来不及,怎会破坏?再说...#34;他眨眨眼,#34;世子不想有个与民同乐的美名吗?#34;
↑返回顶部↑